一、評價報告基本情況
報告編號 |
GHWP-2014-073 |
評價類別 |
控制效果評價 |
項目名稱 |
30000Nm3/h空分裝置項目 |
風險類別 |
較重 |
評價單位 |
江蘇國恒安全評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
報告編制人 |
徐春蘭、許梅、于濤、李存燕、陳辰 |
建設單位 |
南京杭氧氣體有限公司 |
建設單位聯系人 |
周永峰 |
項目地理位置 |
南京市六合區卸甲甸南鋼廠界內制氧變電所旁 |
備案/審核/驗收部門 |
南京市化學工業園區安監局 |
備案時間 |
2016.4.26 |
現場調查人員 |
徐春蘭、許梅 |
調查時間 |
2014.11.18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周永峰 |
采樣、檢測人員 |
劉威、夏天 |
||
采樣、檢測時間 |
2015.3.31~2015.4.2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周永峰 |
自評審專家 |
吳會、杜冰、張新 |
自評審時間 |
2015.11.13 |
竣工驗收專家 |
張琳、黃衛東、張榮 |
竣工驗收時間 |
206.1.6 |
二、項目簡介
本項目為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配套項目。南鋼聯合根據實施節能減排、轉型發展技術改造項目的要求需要增加氧氣用量,因此,需要新建大型空分裝置。為配合南京聯合的供氣項目,該公司用自有資金投資組建南京杭氧對于擴大本公司氣體業務有著積極意義,符合本公司進一步擴大工業氣體業務的發展戰略。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擬投資70億元進行淘汰落后產能的項目工程,其中包括淘汰2套空分裝置。通過與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供氣協議,股份公司以氣體投資方式投資建設的30000Nm3/h空分裝置,供應給南鋼。新建的空分裝置以管道方式供氣,供氣量中壓氧氣最大將達到30000Nm3/h、中壓氮氣最大將達到20000Nm3/h、低壓氮氣最大將達到20000Nm3/h、中壓氬氣最大將達到600Nm3/h。目前與南鋼簽訂的供氣合同供氣年限為20年,因此該項目市場穩定,可以保證固定銷售收入和最低保本收益。
同時,本項目還建設液體貯存系統,液體可以對外部進行市場銷售。液體銷售將是項目氣體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本氣體公司建立后,與江蘇杭氧及蚌埠杭氧相互呼應。同時作為杭氧股份在江蘇的立足點,關注周邊如南化、揚子、惠生等公司的情況,可為杭氧爭取更多的氣體項目,擴大杭氧在長三角地區的影響力。
為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江蘇國恒安全評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受南京杭氧氣體有限公司的委托,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對30000Nm3/h空分裝置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三、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1)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車間/部門 |
崗位 |
定員(人) |
工作場所/工作內容 |
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作業方式 |
接觸情況分析 |
備注 |
|
男職工 |
女職工 |
|||||||
生產設備部 |
操作工 |
14 |
0 |
DCS控制、生產設備操作、記錄 |
噪聲、高溫、低溫、氬氣、氮氣、氦氣、氧氣、二氧化碳 |
DCS控制、巡檢 |
80min |
|
工程師 |
3 |
1 |
保障設備運行、電器儀表維修等 |
噪聲、高溫、低溫、氬氣、氮氣、氦氣、氧氣、二氧化碳、工頻電場 |
巡檢 |
30min |
|
|
部長 |
1 |
0 |
主管生產運行,安排生產計劃 |
噪聲、高溫、低溫、氬氣、氮氣、氦氣、氧氣、二氧化碳 |
巡檢 |
30min |
|
|
綜合管理部 |
安全員 |
1 |
0 |
現場安全管理 |
噪聲、高溫、低溫、氬氣、氦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 |
巡檢 |
30min |
|
人事管理員 |
0 |
1 |
主管人事 |
噪聲 |
定崗(辦公室) |
- |
|
|
門衛 |
3 |
0 |
門衛值班 |
噪聲 |
值班 |
- |
||
保潔 |
0 |
1 |
打掃辦公室、控制室及衛生間等 |
噪聲 |
保潔 |
- |
||
副總 |
1 |
0 |
主管整廠 |
噪聲 |
管理 |
- |
||
財務部 |
會計 |
1 |
1 |
財務 |
噪聲 |
財務 |
- |
|
注:水循環加藥裝置外包,外包人員實行自我管理。循環水處理使用全自動監測水質和自動投藥裝置進行循環水處理,裝置大約每季度投料1次,可能接觸到聚環氧琥珀酸、鉬酸鈉、聚羧酸、銅緩蝕劑、聚天冬氨酸、多元共聚物、活性氯殺菌劑、異噻唑啉酮、增效劑、穩定劑、噪聲等。空分裝置脫脂時可能接觸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 |
2)二氧化碳檢測結果
檢測日期 |
采樣崗位/采樣地點 |
檢測結果(mg/m3) |
判定結果 |
|
CTWA |
CSTEL |
|||
2015.3.31-4.1 |
空分裝置/外操崗位 |
838.6-886.2 |
1024.8-1098.0 |
合格 |
3)噪聲檢測結果
檢測日期 |
采樣崗位/采樣地點 |
檢測結果[dB(A)] |
判定結果 |
2015.3.31-4.1 |
空分裝置/外操崗位 |
86.8-87.4 |
不合格 |
4)工頻電場檢測結果
檢測日期 |
采樣崗位/采樣地點 |
平均值(kV/m) |
判定結果 |
2015.3.31-4.1 |
配電房/電氣維護及值班 |
0.02 |
合格 |
5)照度檢測結果
檢測日期 |
采樣崗位/采樣地點 |
平均值(lx) |
判定結果 |
2015.3.31-4.1 |
空分裝置/外操崗位/控制室 |
307-312 |
合格 |
四、評價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按照《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51號)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73號)的規定,綜合分析判定,該建設項目為其他未列明制造業,屬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
二)建議
1、空壓機入口空氣過濾敞開布置,噪聲>100dB,建議企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裝減震降噪設施。
2、建議企業制定職業衛生專項預案(如氮氣、氬氣窒息、氧氣窒息、高溫中暑、低溫凍傷等),并根據職業衛生專項預案對職業衛生事故進行演練。
3、建議企業在液氮、液氧充裝區域設置應急溫水防凍措施。
4、加強應急救援設施維護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應急救援設施使用培訓,熟練掌握正壓式呼吸器的操作。
5、定期對沖淋洗眼器進行檢查,保證沖淋洗眼器的水源與出水壓力。
6、對作業場所氧氣檢測儀安裝聲光報警信號,信號連接門衛室或中控室。
7、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在作業現場進行告知,規范警示標識設置。
8、在今后的職業衛生管理中持續改進完善職業衛生檔案。
9、嚴格執行相應規范標準,委托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做好員工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及應急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對于職業健康檢查查出異常人員,企業應按照體檢報告要求安排其進行復查,復查仍有異常情況者,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并對其進行治療,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對于崗前體檢人員補充純音聽閾測試,排出職業禁忌證的可能。
10、根據《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監〔2015〕124號)的要求,勞動者暴露于工作場所LEX8h≥95dB的應選用護聽器SNR≥34dB的耳塞、耳罩或者同時佩戴耳塞和耳罩,耳塞和耳罩組合使用時的聲衰減值,可按二者中較高的聲衰減值增加5dB估算。
11、對外包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外包單位人員在廠區內作業時,應給予其提供防護用品,并監督佩戴。
三)整改
1、企業已對空壓機過濾器處安裝隔音罩,向總公司提出申請,等待總公司批示。
2、杭氧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對操作人員在充裝液氧槽車時不慎被凍傷進行職業衛生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職業衛生專項預案今后持續完善。
3、已在液氮、液氧充裝區域安裝應急溫水沖洗設施。
4、加強應急救援設施(如空氣呼吸器)的培訓教育和定期維護管理,使作業人員熟練掌握其使用操作規程。
5、已對循環水處理裝置加藥處的噴淋洗眼器出水壓力進行整改,設置壓力可調。
6、企業已在氮壓機房、空壓機房出入口安裝與氧報警儀相連的聲光報警信號,以告知進入隔聲罩內的巡檢及作業人員,隔聲罩是否能夠進入。
7、企業已在作業現場增加警示標識及檢測結果的告知。
8、在今后的職業衛生管理中持續改進完善職業衛生檔案。
9、已對電測聽異常者安排復查,今后職業健康檢查嚴格執行相應規范標準,委托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做好員工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及應急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對于職業健康檢查查出異常人員,企業應按照體檢報告要求安排其進行復查,復查仍有異常情況者,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并對其進行治療,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對于崗前體檢人員補充純音聽閾測試,排出職業禁忌證的可能。
10、企業為員工提供耳罩及耳塞,耳罩型號為3M1426,SNR值為31dB,根據安監總廳安監〔2015〕124號要求,建議員工在運行噪聲達100dB以上的空壓機、氮壓機、膨脹機等高噪聲設備巡檢操作時同時佩戴耳塞和耳罩。
11、外包單位作業人員體檢資料留存,監督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
五、自評審會專家組評審意見及結論
一)控效評價報告的修改意見及建議
1)完善應急救援設施調查評價;
2)完善通風設施的調查評價;
3)專家其他意見。
二)評審結論
專家組同意該控效評價報告通過評審,但建設單位必須要求技術服務機構根據上述修改意見及建議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控效評價報告應及時提請專家組組長確認。經確認后,建設單位方可將控效評價報告作為正式材料上報。
三)現場驗收的整改意見及建議
1、完善職業衛生管理臺帳;
2、完善警示標志設置及檢測結果公示;
3、完善應急救援設施規范設置(報警器等);
4、加強應急救援設施的維護管理和教育培訓;
5、完善防凍措施規范設置;
6、專家其他意見。
四)驗收結論
專家組原則同意該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通過驗收,但建設單位應根據上述整改意見及建議進行整改,整改后及時提請專家組組長確認。
六、竣工現場驗收專家組評審意見及結論
一)現場驗收的整改意見及建議
1、加強應急救援設施的維護保養,全面檢查應急救援設施,保證其適用;
2、完善臺帳,以文件形式出臺相關規定;
3、職業病防護設施及時檢測維護;
4、其他專家個人意見。
二)驗收結論
專家組統一該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通過驗收,但建設單位應根據上述整改意見及建議進行整改,整改后及時提請專家組組長確認。